• 了解我们的最新签约消息以及行情资讯

它是中药中的甜品,2000年前就用于入药!可治胃痛、肝炎等

发布日期:发布时间:2022-03-03 13:20:09

  甜味是每个人一出生就喜欢的味道——母乳有一股甜香。

  慢慢长大,难免生病喝药,不少人会嫌苦,想加糖进去,但医生却不提倡,说加糖会改变药品的性味,比如白糖性凉、红糖性温,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,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,都会减弱药性,影响疗效。

  但有一种糖,医生却会在开一些方剂的时候,主动加上。当然,医生的目的,肯定不是让你觉得好喝一点,而是,少了此糖,就不成方了。

  你想到了这是什么糖吗?

  对《伤寒论》小建中汤熟悉的人举手了:肯定是饴糖。

  回答满分一百。

  小建中汤组成:桂枝9克、白芍18克、炙甘草6克、生姜9克、大枣12个(掰开)、饴糖30克。

  看看,饴糖是方中的最大用量呢!为什么饴糖这个食品,竟然可和中药材们同进同出,登堂入室成药材。而且,还是君药!

  让我们来深扒饴糖的背景!

  饴糖是以米、大麦、小麦、粟米或玉米等粮食,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。有软、硬两种,软者称胶饴,为黄褐色浓稠液体,粘性很大;硬者称白饴糖,为软饴糖经搅拌,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,为多孔之黄白色糖饼。

  入药用软的胶饴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麦芽糖。

  李时珍大人点评饴糖∶饴饧,用麦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,古人寒食多食饧,故医方亦收用之。

  李时珍不仅点明了饴糖是用什么材料所制,还指出寒食节不开火,古人因此用饴糖充饥,于是医家认为此糖具有治病作用,收入药材一类。

  南北朝陶弘景曰∶方家用饴糖,乃云胶饴,皆是湿糖如厚蜜者,建中汤中多用之。其凝强及牵白者不入药。糖与酒皆用米,而糖居上品,酒居中品。是糖以和润为优,酒以醺乱为劣也。

  这句话,不仅指出了入药饴糖的形状,还将硬饴糖排除在了入药之外,并通过糖和酒的对比,将饴糖举了高高。

  大宋国医成无己曰∶脾欲缓,急食甘以缓之。胶饴之甘以缓中也。

  金元医家王好古曰∶饴乃脾经气分药也。甘能补脾之不足。

  成无己和王好古的两句话,点明了饴糖味甘,甘入脾,而米麦皆养脾胃之物,故主补虚乏,是和中健脾的好药材。

  由上可看出,饴糖是一种味甘性温的食物,对人们的脾胃有很多好处,如果脾胃不舒服,导致食欲不振,或是脾胃虚寒导致腹痛腹泻,可以吃点饴糖,胃部的能量就上来了,有助不适症状缓解。

  所以小建中汤这个非常有名的方子,因为饴糖补脾胃,又因桂枝可以疏肝之郁,白芍可以柔肝,相当于肝胆之气和脾胃都得到了安抚。

  从脏腑学说来看,肝主藏血、主疏泄,主升主动;脾居中州,主运化水谷,有生血统血之能。肝对脾运化功能的正常与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,同时与脾的升清有密切关系。所以肝脏好,脾也好。故为此汤起名叫“建中”。

  具有温中补虚,和里缓急的作用。可治虚劳里急,腹中时痛,喜欢用手温按,按之则痛减,舌淡苔白,或心中悸动,虚烦不宁,面色无华的症状。临床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肝炎、神经衰弱、再生障碍性贫血(再障)、功能性发热属于中气虚寒,阴阳气血失调者。

  后世的人脑洞大开,将小建中汤里面姜枣和饴糖独立出来,用于日常调理养脾胃。

  首先我们来看姜枣,它们在养生界早已成了CP组合,用它们冲泡的姜枣茶具有温中散寒、止呕、回阳通脉、补血正气、燥湿消炎的功效。

  饮用后能促使血管扩张,全身有温热感,具有强心作用。促进消化,增加肠蠕动,保护胃粘膜,对胃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。对风湿性关节炎,腰肌劳损,也有较好的效果,可长期饮用。

  姜枣茶加上饴糖这个谷类食品补中益气,功能便升了级,能健脾,又能去掉胃里边的寒气,还能补气血。对挑食,胃口不好,有时候喊肚子疼,但是又查不出什么病的孩子有益。喝了这个汤以后,胃口就容易大开,吃得比较多。

  或者大人常常感到脾胃虚寒,有时候肚子痛,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,疼痛发作或加重,神疲乏力,手足不温,大便溏薄,也可以用这个姜枣饴糖来熬水喝,让症状得到缓解。

  姜枣饴糖水做法:

  6个大枣、3片带皮生姜,适量冷水下锅,水开后煮10分钟,加两勺饴糖。

  每天煮一次,一般喝两周左右,每天在中午前喝完。

  因饴糖的温暖润滑作用,在发生以下情形时,古代常采用其来缓急呢。

  治诸鱼骨哽在喉中:饴糖不管多少,制成如蛋黄大的丸剂,吞下,又渐作大丸,再吞。(《本草汇言》)

  治误吞银环及钗者:饴糖一斤,一顿渐渐食尽,多食。(《圣济总录》饴糖丸)

  服药过剂闷乱者:食饴糖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  提醒提醒: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,文章所提供的方子,宜根据情况加减,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。(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)



上一篇: 经络疏通的重要性,确实不错!
下一篇: 医院公开的秘密:滥用这8类中药,可能导致肝损伤,你用过吗?